首页 > 专题专栏 > 金融安全建设专栏 > 知识普及

普及征信知识,警惕“修复”骗局

发布时间 : 2024-04-14 来源:“长沙打非专线”公众号 字体大小:

1.什么是征信

征信是指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2.不良征信有效期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应注意,这里提到的时限,是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而不是从不良行为发生之日起。也就是说,某个人因贷款出现逾期而被上报的逾期征信,只有当该笔逾期欠款进行归还后,再过5年才能删除,起算日期是欠款归还的日期,而不是自逾期发生开始满5年就可以自动消除。所以一般情况下,逾期或者不良征信是不能自然删除的,必须要先将欠款还清后再过5年,逾期或者不良征信的记录才会被删除掉。

3.“征信修复”是真的吗?

在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并没有所谓“征信修复”的概念。在《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对于个人征信信息的采集、报送、修改均有明确的规定,无论是征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等信息提供者,均无权随意修改、删除信用报告中展示无误的不良信息,一旦发现违规修改或删除的行为,将依法进行责任追究或予以行政处罚。因此,目前社会上流传的一些关于个人征信可以修复的说法,完全属于虚假宣传,实质上是不法分子利用公众改善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承诺删除不良信息为由,误导公众委托其代理维权,从中牟利。在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后要么“修复”不成,要么直接失联,不仅不能删除展示无误的不良信用记录,还对受骗群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风险案例

案例一:
2月15日赵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客服”的电话,称赵女士在京东白条上有不良还款记录,如果不及时消除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征信情况,还会影响到以后其它银行的贷款额度,后果很严重。电话里“客服”说话的语气很严肃加上赵女士之前确实有过几次延迟还款的记录,一想到不消除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时,赵女士一下慌了神,随即向“客服”咨询解决方案。紧接着,云里雾里的赵女士便在“客服”的诱导下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至对方指定的账号35656元,用于对方所称的“冲账”服务。正当赵女士以为自己的不良记录已经成功消除的时候,不料“客服”又谎称赵女士转账信息填写错误需要重新转账,信以为真的赵女士又将卡内剩余的3000元转给对方,正当她准备转剩余欠款时,发现对方已经将她拉黑,缓过神来的赵女士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电信诈骗,立即报警求助,共计被骗38656元。
案例二:
吴某因疏忽发生贷款逾期,找银行咨询、沟通,寻求删除不良记录未果后,在网上找到一家“征信修复”机构,并按要求将1万元定金、一张自己实名办理的手机电话卡和一张银行卡交给这家机构,约定事成之后再付3万元。一个月后,该机构告诉吴某征信逾期已成功修复,要求吴某付清全部余款。吴某未经核实,随即将事先承诺的余款转给该机构。当吴某亲自去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查询信用报告后,发现有关信息根本没有修复,而自己已被所谓“征信修复”机构拉黑。

5.风险提示

在此提示广大消费者,当前诈骗案件频发,凡是涉及金钱交易或者转账需求,应该谨慎对待,谨防“征信修复”陷阱,提高信用意识,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权,切勿轻信“征信修复”骗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