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总结及2025年计划
2024年,天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思想引领,激发退役军人“新引擎”。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到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全过程,高度重视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全区退役军人继续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志愿参加平安创建、文明出行、维护社会稳定上的积极作用,在长沙市组织的志愿者和志愿项目评比中,赤岭路街道熊广泉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坡子街街道“志愿锋火暖游客”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
(二)聚焦提质增效,弘扬服务保障“主旋律”。进一步建强服务保障体系,组织街道、社区开展《服务清单》落实培训会,局班子带队多批次下沉一线检查《服务清单》落实情况,努力提升基层服务保障实效。制作近两年“五优”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视频,充分展示我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果。常态化开展建档立卡及办理优待证工作。先后安排伤残军人、“两参”人员、“三属”和老复员军人进行短期疗养。
(三)聚焦关心关爱,唱好拥军优抚“主题曲”。扎实做好春节、“八一”等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工作,发放慰问金630.4万元。为70余名在部队立功的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送去喜报和慰问金,勉励他们再立新功。继续为867名重点优抚对象购买商业补充保险,保障重点优抚对象老有所医。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关怀烈士遗属,组织我区20名烈士亲属赴桂祭扫,深刻缅怀英烈。
(四)聚焦精准落实,把稳安置就业“压舱石”。一是圆满完成2024年移交安置工作。全年接收安置了154名退役军人,其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97名、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45名、计划分配军转干部6名、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官4名、复员干部2名,接收了1名计划分配军转干部随调家属。二是持续推进就业创业。“返乡第一课”采用专家授课+观摩走访、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为退役士兵开展适应性培训和岗前培训。组织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招聘会3次,提供岗位12000余个。三是接收3名部队移交地方的军队退休军士,组织军休干部职工开展了2场大型户外活动、4场小型活动。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凝聚退役军人工作强大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切实加强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对退役军人工作的统筹谋划,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做到重要情况及时通报、重大问题定期会商、重点任务共同推进,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落实。二是建强服务体系。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深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场所建设规范、接待办理规范、服务保障规范,努力打造暖心和谐的“退役军人之家”。
(二)聚焦重点任务,落细落实退役军人工作各项措施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挖掘和宣传退役军人中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退役军人永葆初心、坚守使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二是稳妥抓好就业安置。一方面,要用心用情做好安置工作。按照“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完成接收安置工作,同时做好退役军人基础数据的数字化信息录入和系统管理,持续开展退役士兵的建档立卡信息审核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帮助就业创业。严格落实和完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针对市场需求、个人特长、企业需要制定退役军人培训计划,积极帮助退役军人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就业能力,让退役军人顺利转战人生“第二战场”,同时结合多种招聘模式,提高退役军人就业率,助力退役军人更好的就业创业。
三是打造天心区双拥综合体验区。打造融城公园、机场口路、阳光苑小区、青园中信小学及环宇城商场的双拥综合体验区,构建“园区+街区+社区+校区+商区”五大双拥区域联动体系。通过多维度的空间设计和文化展示,推动军民互动的深入开展,强化军民之间的情感联结,提升军人及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尊重军人的氛围,提升天心区的双拥文化内涵和社会凝聚力,助力区域整体发展与军地共建。
长沙市天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5年1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