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天心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十四五”城市管理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 : 2021-11-17 来源:天心区城管执法局 字体大小:

按照打造“融城核心、璀璨天心”的建设目标,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实际出发,经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天心区城管执法局制定“十四五”城市管理工作规划,努力为天心区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未来一段时间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发挥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按照天心区城市功能定位,城市管理工作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与天心区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管理运行体系;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履责的工作能力;积极转变理念,引入各种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促进管理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和城区环境,满足城市品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市容环境管理

创新市容环境管理方法,健全完善常态化和长效化的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市容环境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将市容市貌管理工作做实、做精、做优。

1.规范“门前三包”责任制。严格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要求,统一“门前三包”标准,规范各类门店经营行为,每月定期开展“门前三包”责任制执法行动,督促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以及其他重点区域的各类门店落实有关要求,做到无垃圾堆物、无绿化损坏、无乱摆乱放,努力打造优质的门店经营环境。

2.落实环境卫生深度保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及重要出入城口周边的市容环境问题整治,营造浓厚氛围态势,提升市容管控水平,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常态长效机制。一是规范建筑物外立面容貌管理。加强物业公司主体责任,落实物业公司建筑立面清洗整治主体责任,加强城区临街建筑物外立面(幕墙)清洗、翻新、整治工作,重点解决临街建筑物立面杂乱、不洁、破损等影响市容问题。二是开展“周末大扫除”全民行动。每周定期组织开展“周末大扫除”全民行动,发挥环卫部门主体作用的同时广泛发动辖区内的其他企事业单位、门店、社区群众等,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大扫除浓厚氛围。三是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力度。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实行领导分片、分线联点,完善日督查、周调度、月排名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环卫智慧平台的指挥、调度、监督作用,加强智能化管理,不断推进环卫精细化作业水平。

3.改善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境秩序。建立并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和考核机制,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集中整治行动,切实解决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境“脏乱差”问题,创造更加干净、整洁、有序的购物环境。

4.规范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管理。加强违法户外广告招牌整治。制定《户外广告专项规划》,指导城市户外广告设置。定期清理年久失修、陈旧破损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和招牌;坚决查处未批先建、审批过期的户外广告和招牌。争到2025年全面规范户外广告和招牌的规划、设置和管理。

5.深化“蓝天保卫战”成果。根据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蓝天保卫战”和“两降一升”要求,进一步深化落实环境治理工作任务,继续加大清扫、清洗、清运,采取“白+黑”“7+2”24小时不间断降尘与人工清洗模式双管齐下。每天安排70台水车、34台机扫车全路段、全范围、全时段冲洗降尘,一般路段每小时洒水降尘一次、重点路段每30分钟洒水降尘一次。省府周边等重点道路与重点区域洒水降尘始终坚持保湿要求。

6.强化渣土扬尘治理。加强与交警、环保等执法部门联系,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工作合力,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打击违规渣土运输行为,严防污染情况发生,确保道路洁净。落实责任、严格监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循序渐进,推动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加强渣土信息化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全面实现渣土工地的智能化监控。建立健全和落实宣传告知会议制度、违规行为约谈制度,强化对建设方和施工总包方的约束机制。落实出土工地每日巡查机制,对违规运输渣土行为实行严厉打击。对污染易发路段,督促地铁、城际铁路、市政工程等施工单位每周定期彻底清理。

(二)开放式社区物业管理

细化开放式小区物业服务考核验收标准,持续推进开放式社区社会化物业服务工作,逐步实现全区开放式社区物业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社会化物业管理全覆盖,到2025年全面完成开放式物业服务升级工作,全区新增10个以上社会化物业管理服务小区或社区规范化管理小区。

1.保障服务标准。将开放式小区物业服务相关工作提升至市区各级重要议事日程,固化开放式小区考核标准,按月对开放式小区物业服务工作定期进行督查考核,确保此项工作更加受重视、更加有依据、更加有目标。

2.保障经费来源。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开放式小区管理工作,发挥小区党支部作用,吸纳更多居民群众投身日常管理中来,建立政府、社会、居民筹资渠道,引进社会化物业公司管理,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力求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3.保障工作水平。结合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城市有机更新、棚改征收等工作,全面提升开放式小区路面、房屋立面、管线、垃圾分类、停车位划分等方面档次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居民居住环境管理质量,着力构建“低收费、广覆盖、有补贴”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

(三)垃圾分类处理

推进政府、企业、公众良性互动和共治,全面深化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建设网络和信息化平台,稳步推进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全面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1.加强源头管控。全面贯彻落实《长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稳步推广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促进源头分类投放。2025年基本实现全区物业小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全覆盖。

2.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持续宣传、不断培训,提升社会各界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深度认知,提高垃圾分类居民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形成全民持续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3.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区直部门、行业督促检查作用,突出公共机构、教育、物业小区、共青团、妇联等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人群作用,加强工作联动,加强各环节衔接配合,构建协同高效的分类收集网络。

4.规范行业监管。围绕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管理有序、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四)燃气服务管理

1.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组织编制辖区液化气三级供应站考核办法,让日常检查工作真正有效的落到实处;对三级液化气供应站安装监控系统,要求送气员全部持证上岗、入户安检,对所有正规站点的液化气罐配备二维码;建立完善的年度燃气管理和执法培训机制;完善燃气应急处置预案;酌情增加执法人员夜间执法和高危行业津贴补助;督促各三级液化气站按省、市要求完成经营许可证申办工作,并按相关规定完成安全整改。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督促配合长沙市新奥燃气加快施工进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加快推进南部片区天然气管网建设进度;督促长沙新奥燃气抓好辖区内原液化气公司遗留铸铁管网的全部更新改造,消除安全隐患。争取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液化气供应站。

3.分类施策,突出重点。持续开展餐饮行业违规使用瓶装液化气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瓶装液化气站点充装黑气、贩运黑气等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联合相关单位对辖区内天然气管道进行安全巡查,重点打击私接、毁损管道设施、野蛮施工破坏天然气管道等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直接移送公安部门处置。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遏制辖区内贩运黑气、私接天然气管道等违法行为。

4.加大处罚,精准打击。联合执法部门,对南部片区黑车黑点加大处罚力度,充分利用线人举报、内部竞争等因素,精准打击,发现黑点黑车顶格处罚,形成震慑,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十四五”期间建立长株潭三地无缝对接联合执法机制,有效打击黑气等违法现象。

5.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平台等媒体,加强对燃气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适时报道工作动态,剖析典型案例;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发动群众共同打击和抵制燃气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营造燃气安全的良好氛围。坚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燃气安全宣传活动,发放一次燃气宣传手册,建设一个社区燃气安全文化广场。

(五)城市品质提升

1.加强城市道路提质建设,实施“道路提质”行动。重点推进“五纵五横”道路空间品质提升。开展道路平整行动,对达到或超过道路使用年限,存在病害问题的城区道路实施专项提质。对全区市政道路进行摸底造册,按照建设年份,对达到使用年限的道路制定大中修计划,有计划、分步骤进行提质;并对城区主要路口、地铁轨道、高排涵通江口经由路段及人流车流量大的路段进行常规性检测,提高市政道路的安全性能。根据实际市政设施的规模,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新增设施功能和服务要求,合理拨付年度维护资金,保障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及品质提升,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及幸福生活保驾护航。实行道路移交提前介入机制,与各相关建设单位提前沟通,将问题“堵在”规划及施工期解决,防止“带病”接收。

2.加强城区公共绿化提质建设,实施“增绿提质”行动。推进城市重点道路,重点节点绿化提质,开展街角花园等城市公园建设和人民满意公园创建,打造城市园林化精品,提升园林绿化水平。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以“精美长沙”为标杆,提升城市品质,新增绿地面积约50公顷;以精细化、规范化、网格化、机械化、科学化“园林五化”为抓手,提升养护水平。

3.加强城区景观提质建设,实施“街美景靓”行动。推进“一江两岸”城市照明提质,对湘江两岸重要节点部位,楼宇及橘子洲的城市照明进行补齐性提质建设,推进户外广告招牌品质提升,打造户外广告招牌示范路(街区)、精品夜市街区。

(六)城市综合执法

1.强化内部管理,抓好执法队伍建设。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既定措施,不断加大高科技措施的投入。坚持作风纪律整顿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思路,加强对执法人员及特勤人员的岗位培训,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推动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队伍。

2.坚持严格、公正、规范和文明执法。加大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查处力度,对执法行为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从健全制度、加强监督、注重考核着手,不断提升对共享经济、新移交职能等新兴事物的执法,提升执法的公正性、规范性和透明度,做到纠正违法有理、处理违法讲理、执法尺度合理,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与资规、公安、交警、市场监督、住建等职能部门及街道的沟通协调,定期针对城管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联合开展市容秩序综合治理,加强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违章停车、违法建设、渣土扬尘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协作。建立健全相关目标管理制度,使综合整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营造城管与其他职能部门相互联动、相互协作的良好氛围。

4.依靠人民群众,提高城市整体文明水平。一方面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大力报道执法人员为民解难的问题、报道城管执法参与的重大活动、宣传执法人员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执法为民的典型,让人民群众理解关心城管人、城管事。另一方面加大对垃圾分类、燃气等执法力度,加强执法宣传,促进企事业单位、临街商家店铺、广大市民等发挥主体作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良好、安全的生活环境,夯实城市管理基础,提高城市管理质量。

5.按照上级要求,落实综合执法改革。一是积极推动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责任与能力相匹配。二是进一步理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与综合执法队伍两者间关系。三是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与其他综合执法队伍之间的执法协同。

6.积极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721”工作法。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增强依法行政的行动自觉。二是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社会监督更加有效有力。三是实施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四是继续坚持“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增强执法服务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市民满意度。

(七)完善城市管理信息化

持续提升天心区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变革,“十四五”期间分三个阶段对区城管信息化平台进行智慧化改造升级。

第一阶段包括硬件平台扩容、建设电子公文管理系统、建设广告招牌管理系统。

1.硬件平台扩容。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网格化管理需要,对现有网格化平台运行所需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硬件设备进行扩容。

2.建设电子公文管理系统。开发在线进行公文收发、存档和统计查询的电子公文管理系统,供城管局、市政局、园林局、环卫局、执法队、街道社区等各级城市管理部门使用。

3.建设广告招牌管理系统。实现广告招牌的在线申报、审批、备案和数据查询统计等功能。

第二阶段包括基础地形图数据更新、对接天心区智慧环卫平台和建设专项整治系统。

1.基础地形图数据更新。目前所用的电子地图为13年以前制作,数据老旧,为满足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天心区范围内的基础地形包括道路、兴趣点、标志建筑物等进行更新。

2.对接天心区智慧环卫平台。实现天心区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与天心区智慧环卫平台的对接,整合数据资源,实现业务协同。

3.建设专项整治系统。针对拆控违、文明创建等专项整治活动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在线采集、共享、综合分析和绩效评价。

第三阶段包括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分析系统、城市管理智能感知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

1.建设城市管理大数据分析系统。整合交通、综治、人口、工商、环保、安监、气象等多行业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建设城市管理智能感知系统。充分利用各类传感器和智能终端设备将桥梁、市政管网、井盖、渣土车等各类重点城市管理对象统一纳入物联网、智慧化管理中。

3.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利用由电子政务办整合的公安和交警视频和自建视频探头对重点区域的城市管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三、保障措施

(一)投入保障。争取财政支持,增加对市政、环卫、园林维护经费的投入。加强对城管队伍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资金、人员、组织等各方面给予足够的保障,提高城管协管员待遇,稳定队伍,激发活力。

(二)后勤保障。争取固定执法大队的办公场地,满足办公、值勤、会议、内勤、案件处理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装备,配置满足需要的车辆和通讯、取证、信息处理等各类执法装备,满足执法工作需要,适应快速反应要求。

(三)人才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每年选配一些适应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发展需要的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的培训机制与网络,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努力实现队伍结构、素质和未来五年城管执法形势、任务、要求相适应,人员知识能力和岗位职责相匹配,为加强城市管理提供智力支撑。

(四)机制保障。积极倡导上级部门研究制定符合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实际、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的城市管理法规、制度和相应的规范,使城管执法能够真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管理,解决法律空白。

天心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1年1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