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西进借智聚力 天心区赴三城“取经”全运赋能
办一次赛,兴一座城。随着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落户湖南,作为其核心场馆长沙奥体中心所在地的天心南部融城片区,如何做好属地服务保障,同时把握机遇,推动片区发展、城市能级不断跃升?2025年7月7日至11日,天心区委书记吴新伟率队赴广州、深圳、西安考察学习,聚焦“配套规划-产业导入-赛事服务-赛后运营……”的全链条经验,探索大型赛事赋能城市发展的“天心方案”。区领导梁天琛、许波、肖盛辉、王珊参加。
吴新伟在深圳市体育中心学习考察。
吴新伟在西安奥林匹克中心学习考察。
他山之石:赛时服务赛事 赛后赋能城市
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大型体育场馆群之一,也是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主会场。中心聚焦“规划前瞻性、功能复合性、运营可持续性”三大核心价值,通过可拆卸看台、模块化功能分区等技术,实现场馆“平赛转换”高效切换。其年均承办大型赛事活动20余场,日常开放率达 85%,为长沙奥体新城片区解码“赛后繁荣”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深圳市体育中心,考察团深入体育场、体育馆、游泳跳水馆,详细了解场馆智能化改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全民健身普及推广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成功经验。深圳市体育中心是国内首个实现“5G+北斗”全场景覆盖的大型体育综合体,其地下空间开发率达45%,集成AI安防等12项智慧子系统,全民健身服务日均接待市民超8000人次的经验,展现了体育设施智慧化运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前沿实践。
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全运会主会场城市,西安近年来在释放“赛事+”活力,推动各类赛事与城市文化IP融合,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印象深刻,随着诸多高规格、高级别的场馆拔地而起,西安接连成功承办多项国际、国内大赛,各类赛事带来的流量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城市“声量”、旅游“留量”以及经济“增量”,越来越多的观众由“看一场比赛”到“游一座城市”,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正在“同频共振”。
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场,也是“城市会客厅”。为接待好八方来客,广州以场馆周边区域为重点,通过完善慢行空间功能、人行道精致修缮、增设城市家具、整治第五立面和多杆合一等方式,大力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西安把全运会作为提升城市管理和建设水平的契机,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断头路打通、架空线缆落地等,围绕渭河、沣河、浐灞河、秦岭地区,构建“三河一山”绿道骑行网络……这些举措,让城市形象品质与民生体验在场馆规划建设中、赛事筹办举办中同步悄然升级。
与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福田区有关负责同志座谈交流,了解属地保障等工作。
展望未来:一场赛事与一座城区的双向奔赴
广州、深圳、西安的实践证明,“办赛”与“兴城”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对天心而言,长沙奥体中心建设加速推进、省体育训练基地与湖南体育职院新址落户、全运会成功落地湖南,无疑将成为南部融城片区加速借势崛起的关键契机,在这里,一幅贯穿“以赛事促发展 以发展惠民生”核心逻辑的“赛产城人”融合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地铁5号线南延线、7号线等轨道交通将进一步完善;芙蓉南路、环保大道等主干道将优化升级,城南与主城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奥体中心周边将重点发展体育经济、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吸引企业总部、高端酒店、商业综合体入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南部融城片区将为长株潭一体化和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撑”,让三市居民畅享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美好生活。
考察中,吴新伟表示,广州市天河区、深圳市福田区、西安市浐灞国际港等地的诸多宝贵、先进经验值得天心学习借鉴。各级各部门要持续对标先进,把经验转化为行动,切实服务好长沙奥体中心建设,谋划好片区产业发展,以更加务实有为的举措、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动南部融城片区开发建设、促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