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2025年财政预算
目 录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
3.收支平衡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五)政府债务情况
(六)2024年财政工作情况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
3.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政府债务预算安排情况
三、切实做好2025年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工作
附件:1:2025年天心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2:2025年天心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3:2025年天心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预算表
4:2025年天心区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预算表
5:2025年天心区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表
6:2025年天心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预算项目情况表
6-1:2025年天心区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预算明细表
7:2025年天心区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预算表
8:2025年天心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
9:2025年天心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9-1:2025年天心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表
10:2025年天心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支付表
10-1:2025年天心区政府性基金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预算明细表
11:2025年天心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12:2025年天心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12-1:2025年天心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表
13:2025年天心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
13-1:2025年天心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预算明细表
14:2025年天心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表
15:2025年天心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
16:2025年天心区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表
17:2025年天心区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18:2024年天心区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19:2024年天心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表
20:2025年天心区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预算表21.2025年天心区“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22.2025年预算重要事项解释说明
23.长沙市天心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24.2025年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绩效目标表
关于长沙市天心区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1月20日在长沙市天心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骆 理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下面我就全区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进行报告,请予审查和批准,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多重挑战,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统筹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等各项工作,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
全区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612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5%,同口径增长3.6%。其中:税收收入44646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1%,同口径增长0.1%;非税收入30966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2.6%,增长9.4%。
2.支出预算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3781万元,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400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0%,下降0.9%。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项支出执行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9925万元,下降18.0%。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履职运转,提升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质效。
国防支出455万元,下降15.7%。主要用于支持基层民兵事业发展。
公共安全支出18679万元,与上年持平。主要用于保障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正常运转,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支持打好禁毒人民战争,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
教育支出177582万元,增长10.1%。主要用于保障全区教育系统正常运转、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推进中雅培粹未央学校、高云小学等一批学校新改扩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擦亮教育强区名片。
科学技术支出13871万元,增长0.4%。主要用于扶持软件产业发展、推动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政务、智慧环卫、智慧应急、智慧城市综合治理等平台建设运营,助力打造“智慧天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302万元,同口径增长7.8%。主要用于保障公共文体服务供给,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支持举办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暨天心阁公园建园100周年纪念活动,持续提升文化赋能。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133万元,同口径增长3.5%。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社会救助、老年福利、就业帮扶、基层政权建设及社区治理等民生支出,落实“爱心天心+”慈善项目,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福祉保障的底线。
卫生健康支出33163万元,同口径增长0.3%。主要用于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保障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健康民生经费。
节能环保支出1463万元,同口径增长2.3%。主要用于蓝天保卫、绿心保护、水体治理,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
城乡社区支出291780万元,增长11.3%。主要用于城管城建、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市容环卫、老旧小区改造、自建房整治等重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品质焕新出彩。
农林水支出20608万元,增长5.7%。主要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作。
交通运输支出905万元,同口径增长0.5%。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680万元,同口径增长1.1%。主要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住房保障支出6886万元,下降2.0%。主要用于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管理等工作。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371万元,下降7.9%。主要用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监管等支出。
债务付息支出11202万元,增长7.6%。主要用于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
3.收支平衡情况
2024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预计可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完成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6710万元,调入资金12575万元,收入总计59285万元;全区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41085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200万元,支出总计59285万元。预计当年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345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3.5%。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69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31.5%,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75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97.3%。
全区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439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7.2%。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9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8.9%,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8699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5.2%。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区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409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2.9%;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3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379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3.2%。预计当年收支平衡。
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具体情况将在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中汇报。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底,全区政府债务余额为67539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373586万元,专项债券余额为301810万元。
(六)2024年财政工作情况
1.拼搏实干攻坚克难,全力稳定增长促发展。一是狠抓收入攻坚。抓实财源建设十大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管理,聚焦房土两税清理,房产税全年增幅20%以上。全年加大税费精诚共治力度,建立跨部门协作、涉税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推动智慧财税平台建设,形成税收征管合力。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落实中央“两重”“两新”送解忧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延续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区域内企业年内享受减税降费达6.58亿元,享受各级产业扶持资金1.8亿元。取消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持续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全年累计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5.73亿元。三是狠抓向上争取。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年度争取中央预算内及国债资金1.52亿元、一般债券资金1.19亿元、专项债券资金4.29亿元,同比增长79.5%,带动项目总投资22.57亿元。四是狠抓三资盘活。努力把存量资源资产转化为优质增量,通过念好“用、售、租、融”四字诀,充分利用特许经营权转让、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等方式,加快推动盘活变现。2024年我区实现“三资”盘活收入8.57亿元。
2.统筹资源强化保障,全力办好大事要紧事。一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支持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持续保持80%以上。推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实现23连涨,强化就业保障,新增城镇就业1.6万余人。助力师大附中双语实验学校北校区等3所学校高标建成,新增学位5250个。二是持续增强活力动能。支持2024年第三届长沙旅游发展大会、天心阁公园建园100周年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圆满胜利开展。助力打造平安五一商圈,不断刷新城市窗口“颜值”。三是持续提优城市品质。安排约800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危房改造;共计投入约3亿元城市管理资金,推进“百街千巷”、有机更新、社区提质提档等项目建设。构建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常态化机制,完成老旧街巷“两清两建”提质19条。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等各类乡村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8.5公里。落实惠民惠农补贴改革,发放补贴资金达到1.5亿元。
3.完善机制夯实基础,全力优化治理提效能。一是全面规范预算管理。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增强预算约束力,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链条的财政资金监控机制,实现资金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流向明确、来源清晰、账目可查。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按全覆盖、全过程的要求分类落实项目、政策、整体支出绩效管理的各项规定,持续推进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质效。二是纵深推进降本增效。建章立制,起草出台《进一步规范天心区财政资金审批权限实施办法》《天心区政府采购“降本增效”实施办法(试行)》《天心区区属国有企业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办法,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切实兜牢安全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统筹财力水平和新增债务规模,债务风险等级保持在安全区间,全年未发生风险事件和舆情。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坚决兜住“三保”底线。深化财审联动,保障全区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
回顾过去一年,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科学部署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高效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财政稳定增收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三保”及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产业发展、城市建管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旺盛,预算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密围绕区委“五个三”总体战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决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心提供坚实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全区经济发展计划及财力情况,2025年预算拟作如下安排: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算
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5000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数增加22700万元,增长3.0%。其中:税收收入467100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数增加16700万元,增长3.7%;非税收入307900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数增加6000万元,增长2.0%。
2.支出预算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7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702000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减少6000万元,下降0.8%;上级专项转移支付115000万元(根据预算编制事前审核要求,参考2024年度上级转移支付下达情况预估)。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4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14000万元,下降5.5%(区本级支出较上年年初预算变动,下同)。
国防支出486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86万元,下降10%。
公共安全支出20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0000万元,增长11.1%。
教育支出189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70000万元,增长2.4%。
科学技术支出177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1700万元,增长0.9%。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4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000万元,增长2.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5000万元,增长5.9%。
卫生健康支出57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4000万元,同口径增长2.3%。
节能环保支出22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200万元,同口径增长1.5%。
城乡社区支出282904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50404万元,增长1.9%。
农林水支出190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6200万元,增长21.8%。
交通运输支出135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050万元,增长5.0%。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75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500万元,同口径增长1.8%。
住房保障支出1780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7800万元,增长1.3%。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65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4650万元,增长1.1%。
债务付息支出10990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10990万元,增长0.1%。
预备费7020万元。
2025年,全区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5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4848万元,调入资金12819万元,上年结转6517万元,当年收入合计989184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7000万元,上解支出165684万元,结转下年6500万元,当年支出合计989184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3.转移支付安排情况
2025年市对区补助收入预算数194848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7760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843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88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5年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9432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432万元,全部为专项债务付息支出。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收入预算
2025年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8236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5911万元,增长18.3%。
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961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2108万元,增长36.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0276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3804万元,增长14.4%。
2.支出预算
2025年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6133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4057万元,增长12.6%。
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352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1563万元,增长32.6%。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9780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2493万元,增长9.1%。
2025年当年收支结余2104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8054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5年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59万元,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2819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五)政府债务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我区将在稳妥推进债务风险防控的基础上,精心做好项目组织,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额度支持,相关新增债券资金使用安排情况,将在省、市正式下达我区新增债券额度后,在调整预算中报区人大常委会批准。
三、切实做好2025年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工作
(一)在深化财源建设上下苦功,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强化骨干税源培育。接续推进财源建设十大行动,突出招引总部经济和重大产业项目,大力推进税收入区,不断壮大存量财源,积极培植增量财源。二是强化国企关键支撑。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力支持区属国有企业通过市场化做优做大做强。三是强化收入征管组织。充分发挥智慧财税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财政形势前瞻研判,推进财税信息共享,开展税费精诚共治,堵塞征管漏洞,依法依规做到应收尽收。深化落实国有“三资”盘活长效机制,加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和处置。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千方百计扩大可用财力。
(二)在积极财政政策上求实效,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全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积极对接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加速惠企资金“快享直达”,实现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二是全力服务重大战略执行。全力支持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新昌校区、南大桥小学建设、炮院西地块支路七、支路十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做好国家医学中心、长沙奥体中心、暮坪湘江特大桥等项目服务保障,推动长株潭融城先行区向先进区迈进。全力支持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区级科技支出只增不减,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全力支持现代产业发展。深化政府投资基金改革,构建“1+2+N”产业基金体系,畅通产业投资平台与产业引导基金联动机制,提升基金招商质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在优化支出结构上见真章,擦亮幸福民生底色。一是坚持习惯过“紧日子”。厉行节约树牢过“紧日子”理念,加强财政性资源统筹,健全支出预算排序机制,真招实策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织牢民生保障密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支持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聚焦“一老一小”,持续提升养老、医疗、托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力,扎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三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支持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支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打造都市乡村示范区,推动城市和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大绿色生态投入,支持南托港、小西门、先锋路等雨污管网建设,构建全域绿美格局。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支持五一商圈全时管理,持续擦亮城市品牌名片。
(四)在财政管理改革上谋突破,提升科学理财效能。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切实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的基数依赖,更加注重以收定支,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大事要事保障机制。持续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规范财政支出审批管理,协同联动强化财会监督,全面强化预算约束力。二是扎实推进降本增效。持续完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资产管理等支出标准体系,深入实施政府采购标准指引,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三是兜牢安全发展防线。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各项规定,有序稳妥推进债务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25年财政工作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主动接受区人大的监督和指导,认真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助推天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智慧天心、融城核心”做出更大财政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