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78号提案的答复
天政复函〔2021〕3号(A类)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
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第178号提案的答复
刘向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动五一商圈建设国际顶流网红经济高地的提案》收悉。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我区主办,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会办。现综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情况
天心区是长沙的老城区和核心城区,近年来,随着公共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五一商圈”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多条商业街、2万多个商业网点,商业综合体占全市2/3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商业“金名片”“三湘第一商圈”。五一商圈所覆盖的春天百货、王府井、黄兴南路步行街、坡子街民俗名食商业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创造的夜间经济空间,诞生培育的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品牌”,吸引着大量本地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今年4月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腾讯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0)》中,长沙成功入选“2020中国城市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排名第3,其中城市夜经济传播力全国第1名,作为城市核心商圈的五一商圈功不可没。2020年,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推出一份研究报告,解读2019全国最受欢迎人气商圈得主,长沙的平日客流量位列全国重点商圈第五,周末客流量排名跃升至第三位。2020年,商圈的重要宣传报道80余篇,相关媒体包括新华社、CCTV、人民日报、湖南卫视、腾讯网等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18年8月31日,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五一商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区五一商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决心以新理念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以人性化、精细化、景观化、时尚化为标准,以“提振五一商圈的美誉度和首位度,把五一商圈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商业中心”为目标,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企业商户座谈,结合实际制定了《长沙市天心区推进五一商圈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从优化交通管理、改善市容环境、推进街区提质、加快业态升级、浓厚商圈氛围共5个方面,细化了工作内容,明确了31个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明确了完成时限,建立起“一月一总结、一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分工明确、责任明晰、管理精细的商圈建设管理机制。
(二)成立商家联盟
为服务企业、促进消费、繁荣商圈,天心区积极搭建交流平台。2018年12月24日,天心区成立了五一商圈商家联盟,倡议诚信经营,构筑诚信商贸平台,共同肩负维护五一商圈口碑的重任。商家联盟以步行街商会、坡子街商会为依托,现有联盟商家11个。联盟制定了《五一商圈联盟章程》,接受长沙市五一商圈建设管理联席会议的业务指导,采取轮值主任(轮值会长)制度,常设机构为联盟秘书处,办公地设置在天心区五一商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盟的成立进一步促进了政企之间交流,天心区多次组织专题座谈会,就商圈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征求意见,倾听诉求。对于联盟成员最为关心的户外广告审批、促销活动管理、商圈基础设施建设、流浪乞讨、卫生环境问题等,天心区政府第一时间进行交办,落实责任单位,逐一解决。疫情期间,天心区五一商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五一商圈商家联盟共同发表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五一商圈商家联盟减租倡议书》,并主动作出表率,减免租金,为各类经营主体及租户减轻负担。2020年3月,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五一商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在五一商圈范围以“商汇天心·同心远航”为品牌,依托五一商圈内的街道(行业)商会、商圈联盟以及各实体商超,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同心商圈”建设工作。2020年底,五一商圈“同心商圈”项目成功入选市委统战部2020年“同心项目”。
(三)开展集中整治
天心区制作了《区五一商圈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开展了一系列集中整治行动。一是由区公安分局牵头,重拳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驻地派出所充分发挥打击犯罪的拳头效力,加强了对辖区扒窃、斗殴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021年以来,受理刑事案件244起,其中扒窃案件62起,同比去年同期刑事案件受案数(399起),减少155起,同比下降38.85%;同比去年同期受扒窃案件241起,减少179起,同比下降74.27%;今年破案率65.7,去年38.1,同比上升27.6个百分点,共刑拘192人,取保47人,监视居住2人,共241人。二是由坡子街街道办事处牵头,扎实开展城市管理集中整治行动。坡子街街道联合区城管执法大队、区民政局、步行街管委会、步行街城管中队、坡子街派出所、交警一中队、城管中队等多个职能部门,持续对五一商圈开展了每周两次的集中整治行动。主要对周边夜市扰民、摊位乱摆、垃圾乱扔、车辆乱停、招牌乱设、流浪乞讨、摩的载客、行人乱行、遛狗、店外拉客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有效规范。2020年,下发清理通知、限改文书 100余份,五一商圈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明显改观。三是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深入开展经营秩序集中整治行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公安、区城管等部门和属地各街道重点针对商圈内违法发卡、拉客、强制消费、无证照经营、发布虚假广告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反经营秩序的行为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并对广大企业、商户下发2000余份《诚信守法经营倡议书》,呼吁企业商户要诚信经营。四是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属地街道、步行街管委会办公室等相关单位配合,全面排查及整治消防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五一、端午节、国庆、中非贸易博览会等重大节庆日期间,对商圈内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提前进行了密切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确保了商圈没有出现较大消防安全事故,为市民、游客创造了安全、和谐的节日氛围。
(四)试行联合执法
天心区制定了《黄兴路步行街联合执法行动工作方案(试行)》,集中公安、交警、城管、市监等执法力量在步行街区域试行联合执法。相关执法人员已于1月21日正式开展工作,在街区驻守并参与日常执法和联合巡查,对街区流动摊贩、摩的拉客、发卡营销、噪音扰民等现象持续整治,为商圈建立综合执法机制积累经验。截至目前,联合执法人员劝导、处理流浪乞讨、流动摊贩、噪音扰民等行为1200余起;对发卡营销、强制合影消费的,由民警核实“三实人员”、批评教育100余人次;对于低俗网络直播人员,根据《五一商圈网络直播规范整治方案》进行身份平台核实,共登记主播80余人次,对于低俗、扰民直播取缔劝离200余次。
(五)打造智慧街区
天心区正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建设及后期运营模式推进智慧街区建设,计划将步行街打造成智慧天心的应用场景,并逐步推进整个商圈智慧建设、信息共享。目前黄兴路步行街智慧街区正在施工建设,即将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运营。未来智慧街区将实现商圈信息(商品、服务、人流量、车流量等)的自动采集和控制,实现政务信息、产业信息、楼市信息、企业信息、融资信息等重要资讯在政府、企业、消费者间的互联互通。第一期工程将主要实现两大场景应用。一是建立了“客流分析平台”,可实时掌握“两街”路面上的客流情况,如游客平均驻留时间,到访高峰时段等,通过面部识别系统,可提供客流分析、游客行为分析、画像分析等,同时对于流浪乞讨、流动摊贩等进入街区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二是智慧停车系统。通过对停车大数据的掌握,依托线上和线下系统,实现停车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为车主提供电子支付、车位查询、车位预订、车位导航、周边信息推送等价值体验。
三、工作计划
(一)加强管理,扮靓品质。进一步加强商圈范围内的规范管理,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质量和工作效能,打造商圈高品质环境,确保将商圈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市民游客,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以步行街联合执法作为试点,逐步推进商圈综合执法相关事宜,整合公安、交警、城管、市监等执法力量,在商圈集中处置其职权范围内的执法事项。
(二)加强宣传,争创品牌。一是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大对夜间经济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市民游客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培育和壮大消费群体。加大对商圈的宣传推介,打造五一商圈品牌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通过“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的模式,组织开展多形式的节会活动,促进夜间消费转型升级。支持企业举办老字号嘉年华、运动潮流、黄金珠宝、龙虾啤酒节等消费活动,不断做大消费市场规模,吸引人流客流,带动经济发展。
(三)强化保障 平安稳定。一是制度保障。各部门做好调查研究,统筹利用好省、市区相关有利政策,繁荣商圈经济;完善和天心区优化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工作机制,打造商圈夜间经济品牌。二是资金保障。区财政适当安排扶持资金对商圈硬件设施提升、企业延时经营等进行补贴,支持黄兴路步行街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推进夜间经济特色街区和示范点发展。三是技术保障。优化区域交通组织,高峰期间延长地铁运行,增设公交线路,增加夜间停车区域等。做好5G等智慧设施建设,推广新兴支付方式等。
(四)政企互动 优化环境。加强政企联系,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优势,激发坡子街商会、五一商圈商家联盟、“同心商圈”等社会组织自身动能,建立定期沟通机制,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共同参与夜间经济发展建设,逐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感谢您对五一商圈建设发展的重视和关心。
特此函复。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政府
2021年7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